张天蔚:“房姐”事件应尽快给公众交代

2013年01月28日00:00  北京青年报

  今日社评

  本报评论员张天蔚

  “公众及舆论之所以对“房姐”的户口问题穷追不舍,在于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前景:那些比“房姐”权位更高、手段更广的官员、商人,完全可能像她一样,具有多个“合法”且“真实”的身份。”

  陕西“房姐”事件持续发酵,其“剧情”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进展。截至目前,除“房姐”龚爱爱名下的四个户口外,媒体还陆续追踪出分属四个户口名下共计12处、数千平米的房产,及分别投资于不同企业的数千万资产。

  但到目前为止,对“房姐”事件的调查,却有些坠入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吊诡模式,即媒体、网民一马当先,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穷追不舍、不断爆料,而掌握着所有公权手段的纪检、监察及公安、检察部门,只能在网络爆料的压力下被迫跟进。某些情况下,甚至表现出不情不愿和拖延塞责之态。

  “房姐”事件发展至今,虽然最高检已经表态介入,北京、陕西、山西三地警方也对涉及龚爱爱户口的警察展开调查,但对于公众最为关心的龚爱爱现状,及可能受到的追究、惩处,各级相关部门至今没有清晰的表态,甚至连龚爱爱目前的下落,也存在多种混淆乃至矛盾的信息,或称“警方正在寻找”,或称“警方也联系不上”,或称“警方已派人去接触”。

  固然,在事件细节调查清楚之前,对龚爱爱事件的定性仍需谨慎。而在公安部门未对龚爱爱正式立案之前,也确实难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。尤其鉴于龚爱爱的人大代表身份,公安、司法部门更需谨慎行事。

  但无论如何,相关部门都应就龚爱爱事件的调查进展,尽快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信息,如果确因案情复杂,或由于龚的人大代表身份,而使事件调查面临制度障碍,也应向公众如实告知、解释。如实了解信息的公众,自然会对事件本身及相关部门所做的努力,作出客观的判断。而目前这种信息披露不及时、不充分的做法,却极有可能让公众对官方调查、追究龚爱爱事件的决心和意愿产生怀疑,甚至猜测在其背后存在某种不便告人的内幕。龚爱爱拥有包括北京户口在内的4个户口,其超出想象的戏剧性情节,已经让公众产生极其丰富的联想,如果不能用公开、透明的信息及时解惑,这种想象还会进一步膨胀、蔓延。实际上,网上已经有人不无忧心地揣测,说不定等到公安部门终于对龚爱爱立案,“房姐”却可能早已以第五个身份远遁海外,而附着在她身上的“秘密”,自然也就随之湮灭。正是公安机关有关龚爱爱下落的含混信息,让这种猜测竟显得不无道理。

  公众及舆论之所以对“房姐”的户口问题穷追不舍,在于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前景:那些比“房姐”权位更高、手段更广的官员、商人,完全可能像她一样,具有多个“合法”且“真实”的身份。如果是这样,则所谓“裸官”的含义,就不仅指官员送走老婆、孩子,孤身一人留在国内做官,而且这个孤独的身影,也可能只是一个甚至数个不明身份的商人、富翁的傀儡。他们不仅可以合法地拥有巨额财产,而且一旦风吹草动,完全可能以多重身份中的任何一个,携带着“合法”财产远遁他乡。

  要打消公众的猜测和顾虑,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如实披露所有围绕“房姐”户口的信息,同时坚决斩断帮助龚爱爱获取多个身份的关系链,以此尽可能让公众相信龚爱爱事件的偶发性,相信政府打击此类现象的决心和能力。

(原标题:“房姐”事件应尽快给公众一个清晰交代)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消息称薄熙来案可能在全国两会后开审
  • 体育NBA-科比准三双湖人胜雷霆 热火加时负
  • 娱乐央视春晚半场联排 郭德纲零点前登台
  • 财经新西兰回应奶粉含毒:毒性远比不上盐
  • 科技iPhone越狱社区:与苹果玩猫捉老鼠
  • 博客高房价逼得女白领不敢与穷老公生孩子
  • 读书贼心不死:盘点近年日本战争电影(图)
  • 教育375分以下不能读大学?教授建议惹争议
  •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(图)